www.zjvnet.com 北京在线

宋代汨罗江诸君子事略:朱子门徒

www.zjvnet.com/news  2010-07-05 17:370    来源: 未知   我要评论  

汨罗江人与岳麓书院的结缘,到了南宋时期,以平江人为盛。


南宋绍兴元年(1131),金兵南下,岳麓书院全体师生丢下笔墨拿起刀枪,在潭州城外与金兵相搏,多数师生壮烈牺牲。岳麓书院亦毁于战火。乾道元年(1165),潭州知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聘请张栻主教,大致恢复了旧时规模。张栻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岳麓书院为基地,创立了中国理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湖湘学派,岳麓书院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理学自道州濂溪先生发脉,亦称道学。经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二程”奠定根基,到朱熹集大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故又称程朱理学。乾道三年(1167),朱熹自闽来湘进行学术交流,这年的农历九月初八到达潭州,直到两个半月后的十一月二十四日,才离开湖南。在岳麓书院,朱熹与张栻两位大师曾以“会讲”方式,当众辨论《中庸》之义。讲堂上并排摆着两把太师椅,听讲的学子你赞成谁家的观点,就站入哪位大师面前的阵营。随着会讲热烈而睿智地展开,学子们左右逢源,茅塞频开。两位大师辨论到紧要处,曾连续三昼夜不辍。各地的学子们得到消息,纷纷骑着快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路上的人流络绎不绝,讲堂内围得水泄不通,形成了“饮马池水立涸”的盛况。


绍熙五年(1194)四月,65岁的朱熹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在去长沙上任途中,路过平江县。平江各界人士闻讯,夹道相迎,争相先睹为快。有一位儒生,名叫邹輗,字孝行,一字行之。他更是渴望已久,早就期盼能够见上朱子,当面请教。邹輗是位有心人,事先写好了一封自荐信,并附诗二章,揣在身上。邹輗恭立路旁,伸长脖子,将饥渴的目光投向满头白发款款走来的朱子。在本邑官员的引导下,终于轮到他向朱子行见面礼,邹輗谦恭地双手捧着将信函递给了朱熹,只觉得眼前升起一轮红日金光万道。


邹輗起初是从同邑毛友诚那里接触到朱子学说的。毛友诚,字伯明,学者称竹间先生。竹间先生本来居住在平江县城,后来听说有一位姓谢的理学大师避世岳阳,尤精于《易》。竹间先生便举家迁居到了岳阳,追随谢先生游学,尽得真传,将心得写下一本《玩易手抄》。当时在岳阳传道的朱熹弟子李燔,对竹间先生极为敬重,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毛友诚对于理义道德的尊崇,视作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底线。他有一段著名语录说:“今人目能视,口能言,手足能持行,心思能运转,固为万物之灵矣。然使不明理义之精微,则眼瞎口哑,手足麻木,心性不通,一包脓血裹着一堆节骨,混混沌沌,虚度一生,虽名为人,与禽兽奚择哉?”他还说过:“人不知道德,未识我生初。妄用衣与食,何殊犬马牛?”可知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不知理义道德,不过是一包脓血裹着一堆节骨,与禽兽没有什么差别,枉来人世间走过一回。毛友诚后来被岳州教授龚安国聘为学正,由是死后祀岳州泮宫。宋时祀乡贤祠,元时祀平江君子祠。


话说邹輗经常与朋友到毛友诚家请教,一来二往,竹间先生见邹輗为人朴实,也是可造之材,便指点他说,你先认真攻读《四书》,“更于立身行己处体察,久自有得”。邹輗回到家中,开始潜心攻读《论语》,果然开了窍,领悟到了理学的真谛。邹輗在给朱熹的信中说,輗,岳阳平江人。虽然家贫,未敢废学。从18岁开始,有志于研究道学。今年43岁了。可我不知道,我过来所学的理义,是对的呢,还是错的呢?我一直想找到富有道学的人论证。今天先生您来长沙,这不但是长沙邦人之幸,邻境的平江人一心羡慕而不可得,能见上一面也是大幸。“且輗之未见先生也,山林一野人耳;既见先生,必当如时雨之化,作孔门颜子,非大言也。”他不但将拜朱子为师比作孔子与弟子颜回,还附诗赞道:



      武夷洞前皎月生,归人近得坦途行。
      阴霾涤尽无纤翳,远彻乾坤一样明。



      野意凄凉远俗情,出门一笑乱山青。
      痴儿白昼犹酣睡,可是无人为唤醒。



这两首诗,其一,说朱熹,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后称紫阳书院,讲学、著述,使得理学大放光明。其二,说自己,如同痴儿白昼酣睡,盼望朱子来唤醒。回到驿馆,宴散夜静,朱熹读罢邹輗的信帖,不由为他的真切与执着所感动。朱子拈须微笑,决定接见这位山野学人。史载:“朱子独加礼重。”古人语,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何况是与天下君子所敬仰的朱子一夜长谈。这次会见,邹輗更加坚定了潜心研究理学的信念,也规划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邹輗追随朱子到岳麓书院求学,研读《四书》,终生不仕。晚年,邹輗干脆将家迁居到了县东汨罗江边的濯港,依山傍水建起一座土屋,取号“自乐轩”,日夜啸歌自适,著有《自乐轩集》。到了死时,邹輗家里穷得连下葬的钱财都拿不出来,丧事还是由平江另一位学者,连云先生出面操办的。


朱熹帅长沙,有权在握,他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大力扩建岳麓书院,将招生规模猛然发展到上千人。早在江西开办白鹿洞书院时,朱熹便参照禅宗寺院的管理经验,形成了包括建置、规约、讲授、辨难等一整套全新的关于书院管理的理念和制度。这样,朱熹很快自如地将岳麓书院变成了他研讨、传布理学的中心。


与邹輗一道到岳麓书院听讲的平江人,还有李儒用和吴伯英。


李儒用,字仲秉,因家居练溪,学者称练溪先生。李儒用长于《春秋》,在岳麓书院求学时,最喜欢发问,在与诸子的往复辨难中,总有一些独特的见解与心得。每堂课毕,哪怕误过了吃饭,李儒用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讲堂上与朱子的问答仔细地记录整理好。后来编纂《朱子语录》和《朱子语类》时,李儒用的笔墨颇多。朱熹很喜欢这位品学皆有君子风范的学生,说他“文字亦好”,经常叫他参与学术的整理工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博导带研究生。经四次乡举,李儒用于嘉泰二年(1202)进士。嘉定初年(1208),醴陵人吴猎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并知成都府。他是李儒用在岳麓书院的同窗好友,对李儒用的才学、人品、经术都非常器重,便荐举到了朝廷。李儒用出仕到四川,在幕府当了一名制干,即是负责办理日常事务的干事。不久,他便死在那里。后人在他的旧居建有练溪先生祠。


李儒用被尊为平江九君子之首,在明隆庆《岳州府志·儒林》中亦名列第一。他的著作《理致集》今佚,但在方志中有他的几首诗。在《登中梁山二首》诗中,有“岁稔未堪忧国志,时危转切望乡情”句。可惜出山不久,壮志未酬身先死。他的精神风范,从他描写汨罗江景色的《春江游眺》可见一斑。李儒用在诗序中说,李子游于春江之滨,绿波潋滟,游鱼往来,夹岸杂花,鸣枝众鸟。心性悠然,若置身于黄虞之盛世也。遂偶吟曰:



  山自青青水自流,花香鸟语满溪头。
  道人际此身无累,亲见羲皇正冕旒。



吴伯英,名雄,晚年创办阳坪书院,学者称阳坪先生。吴雄早年客居临安,与学者蔡元定结为好友。元定将吴雄引见朱熹,吴雄便成了朱子门徒。他经常与黄榦、蔡元定的儿子蔡沈等人质疑问难,从不虚度一日。吴雄也有不少语录收在《朱子语录》中。但吴雄不是一个只读死书的人,除了跟随朱子研习理学,对于济世的象纬、占侯、水利、孙吴兵法等无所不精究。为人又最爱结交朋友,所与游皆当世名贤。吴雄这种君子品行,在朱子落难的“庆元党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庆元元年(1195),宋宁宗即位,除朱熹焕章阁待制、侍讲。不过46日,朱老夫子就被排挤出朝。朱熹回到了建阳,建竹林精舍,后称考亭书院,继续他的讲学与著述事业。第二年,韩侂胄禁理学,沈继明指责朱熹有十罪,立《伪学逆党籍》,将朱熹等59人列入伪学黑名单。这便是所谓“庆元党禁”。《宋史·朱熹传》中,说起这段政治黑云来临之际,朱熹的门人“从游之士,特立不顾者,屏伏丘壑;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以谢谴生徒者,笑而不答。”直到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九,一代学术大师在凄凉中辞世。十一月,蔡沈、黄榦主持朱熹葬礼,参加会葬者上千人。


受党禁牵连,蔡元定被遣往道州“编管”,即由地方官吏约束其自由。吴雄还有其他一些朋友,或是被迫害致死,或被判徒刑。吴雄只要得到了消息,无不赶去探望,不以千里为远。“或劝以俭德避难,笑应之,不为止也。”与朱子“笑而不答”,何其相似!不仅如此,吴雄晚年居县东阳坪,创办阳坪书院,有屋48檐,田产260亩,用以安置学者。阳坪书院经常挤满了人,蔡元定的孙子蔡格,也曾在这里呆过一段时日。直到明朝,邑人余廷瑚曾有《过阳坪书院》诗,对吴夫子的信义倍加推崇:



  一代吴夫子,阳坪辟讲堂。传经闻妙论,负笈至殊方。
  患难真能久,交游信不忘。迄今论往事,千载尚流芳。



吴雄有一段名言:“羊能跪乳,鸦识反哺。彼禽兽耳,尚知恩义。曾念汝从何来?若不实心尽孝,奉事父母,毁弃心性根本,任汝聪明伶俐,已若断源之水、截根之木。外人即不知,而源本不培,枝流已竭。故人生不善事父母者,是未培根本,吾未见其有能悠久者矣。”


可见朱熹在岳麓书院题赠的“忠孝廉节”四字校训,端的是深入人心。


  不知是上述哪一位朱门弟子,从岳麓书院将朱熹的一幅墨宝带回了平江,后来便镌刻在县城文庙戟门外的石碑上。字迹庄重苍古,分4 列共16字:“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立修齐志,读圣贤书。”这四个方面,大概是朱熹对君子最好的注释吧。

本文关键词TGA

发表评论
上一篇:水牛的传说   下一篇:没有了
广告位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北京在线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北京在线-北京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京ICP备10020637号 北京在线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