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坚守全民健康初心,从泉眼体育看体育产业百态

www.bjdaily.net/news/ 2019-04-02 18:16 来源: 未知 我要评论

 

过去的2018年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的一年,除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到了体育工作,体育产业也首次进入国家经济总体布局,明确了体育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方向。不仅如此,体育产业也被发改委明确定义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全年目标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体育消费1万亿,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

前景广阔的中国体育产业,同时隐忧明显

1%GDP占比,1万亿的消费额,看似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但实际上依旧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据了解,体育产业目前占全球GDP比重约1.8%,其中水平较高的美国其比重可达2.85%

起步较晚的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间飞速发展,产业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其中在2014年至2016年间,每年增速高达26%,但也只是在2016年实现了0.9%GDP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我国体育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2012年我国互联网体育用户规模仅为9000万人,第二年便迅速突破至1亿人,至2017已超4亿人,达到4.6亿的水平。并且,这一用户规模还将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未来几年可保持10%-15%的年增长率。

http://img.iimedia.cn/100014fd2683b434cefcf275e555d452e4252c7ff2265ccfa1abaddc2873c812d93d3

体育场馆渗透不足40%

另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参与健身休闲的人数正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3亿。但是,研究也发现亮眼的增势数据下潜藏的隐忧:目前有近八成的体育用户场所主要以户外公共场地为主,专业健身休闲场所——体育场馆的服务仍需进一步加强渗透。

然而,所有的体育活动、产业性项目都需要有场地设施的依托。对体育产业来说,场馆是第一要务,没有场馆设施的保障,体育产业很难谈及长远和稳定发展。但是,投资场馆这种重资产的运作模式本身就不受资本的青睐,在“互联网+”大潮下,商业模式创新更是占据了创业和创新的主航道,对外的表现就是资本对于体育产业相比过去更为冷静。

雪上加霜的是,资本本身也正值寒冬,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体育产业隐隐约约有一种“尚未盛极便要衰”的趋势。

凛冬之下的体育产业,轻重两种资产模式的两难选择

有媒体曾统计过,在体育产业最火热的时期,在苹果App Store中搜索“运动”,会出现3000多个搜索结果,如今早已不复往昔。据统计,2016年体育类创业公司公开融资共235起,涉及金额约196亿元,但这一数字在2017年便锐减至188起和100亿元,资金投入力度瞬间腰斩,不少体育类APP估值也纷纷缩水,悄无声息死去的比比皆是。

2015年中,健身O2O公司“燃”获得蓝驰创投Pre-A和红点投资A轮共1500万美元融资,这也是当时国内体育健身O2O行业里最大的一笔投资,放在现在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新闻事件。融资到账后,60BD陆续上马,地铁和分众广告迅速开始投放,创业团队计划于当年年底前扩张到10个城市,签约场馆数5000以上。

但运营数据很快叫醒了创业团队,接近于0的复购率使得烧钱获得的用户无法形成粘性,看不到盈利的可能。短短几个月后,“燃”的账上只剩1000多万,创始人不得不踩下一脚急刹车,转型做起了SaaS产品。

这已经是曾经的明星企业,更多类似“小熊快跑”、“全城热炼”等体育创业公司,早已默默离开了大众的视线。一份媒体统计的不完整的早年间倒闭体育公司名单,道尽了其中的残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014/0f23b44413ac4884be2d952d1b1b1c3b_th.jpeg

在这过程中,外界也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了同质化、变现模式等内因之外,外因则更成了无解的难题:我国体育商业化程度起步晚,人群消费习惯未形成都成了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拦路石,而更严峻的一个问题则是体育设施的不完善。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有3亿体育人口,200万所体育场馆,人均场馆面积不足2平米。这一数据在美国是16平米,日本是19平米。另外,国内不少较“原始”的场馆设施现代化不足,无法与互联网进行有效对接,也导致用户体验随之降低,更为创业者们带来了挑战。

这些问题对互联网体育从业者和资本来说,是无解的难题。体育O2O所必需的BD和地推人员尚且已经被当成了成本中心和资产中被称为“重”的部分,崇尚轻资产运作模式的他们缺乏动力、也不具备足够的魄力改善这一现状。

异类崛起,义无反顾的重资产体育之路

当然,这其中也有异类,虽然目前来看他们的声音不大,却拥有着不俗的实力,以及令人侧目的魄力。

泉眼体育,在体育用户群体乃至大众群体中,这个名字都十分陌生,但他们旗下的“百灵鸟”和“鹰和鹰”两个品牌在体育用户人群中却有着不俗的知名度。成立于2015年的泉眼体育致力于体育运动产业科技创新、设计、研发和应用一系列体育运动智能系统,构建一个集场馆管理、专业培训、赛事和个人运动健康管理等多个功能于一身的智能体育运动生态系统。

实际上,泉眼体育最开始的定位,也是很常见的体育O2O,与当时体育产业内盛行的约教练、约场地十分类似。但随着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与其他品牌同样的困境后,泉眼体育立刻意识到没有场馆只是单纯依靠O2O的模式不足以支持稳定的发展,于是他们开始将目光瞄准了各地的线下场馆。

在轻运营、小而美当道的体育行业,比拼硬实力的重资产运营模式需要企业具有相当的魄力,更需要强大的资金和团队实力来做到敢为人先。而在确定了拓展线下场馆的转型战略后,泉眼体育就在其他平台不愿也不敢投资线下场馆的时期,先声夺人在国内各大城市拿下了众多场地,鹰和鹰和正式开启了涅槃之路。

20162月,泉眼体育搬迁至深圳,开始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场馆,与当地的场馆业主签约,并以月付、季度付或半年付租金的形式承包获得该场馆的运营权,而非以前的“分时租赁”使用权。

拿到了运营权,泉眼体育运营的主观能动性立刻得到了提升。除了常规的经营之外,泉眼体育还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一推出了场馆免费运动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里,泉眼体育经营的所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网球场、乒乓球、台球、健身房、橄榄球及其它运动项目全面开放,部分场馆还免费提供专业运动培训课程,安排相应培训机构教练,进行现场指导或免费体验课。这也是泉眼体育调动和激发人们参与运动健身的积极性,服务于健康休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育素质和基本身体素质的目的。

场馆免费运动开放日活动现场

一定程度上,这种免费开放日活动也是C端市场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我国人均体育消费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体育产业的C端市场还处于教育阶段,这也是众多体育创业公司商业模式无法达成目的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B端,泉眼体育的同步在发力。326日,泉眼体育发布了B端服务升级计划,将于2019年面向培训机构推出“鹰翼服务”,可以一站式解决培训机构对于场馆的运营要求,为培训机构共同招生、针对家长、学生提供服务。另据了解,今年泉眼体育将专注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和天津等八个核心城市,提升这八个核心城市的运营服务质量、场馆数量以及B端服务水平。

近几年风行的互联网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体育产业已经显露出水土不服的迹象,与此同时用户消费习惯的养成尚需要时间,曾经在体育产业大行其道的“轻资产to C”模式已经用自己的尸体证明此路暂时不通,虽然难度不亚于火中取金,但泉眼体育的“重资产to B”也许是这个时期正确的赛道。自成立至今已累积投入超过10亿元的泉眼体育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趟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下一步能走多远,值得期待。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北京在线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北京在线-北京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京ICP备10020637号 北京在线 关于我们